1月15日是蘭州市中小學生2022年寒假的第一天,記者從蘭州市城關區(qū)教育局了解到,根據“雙減”工作要求,城關區(qū)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已全部轉型或注銷,城關區(qū)已沒有合法合規(guī)的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凡是在寒假期間聲稱可以提供學科內容培訓的機構或個人,均為未經審批的“黑機構”。
近來,全國各地校外培訓機構“跑路”“退費難”等問題頻發(fā),給廣大學生、家長帶來了損失。為有效避免風險,城關區(qū)教育局公布舉報電話及郵箱(市長熱線:12345;城關區(qū)教育局成教辦:8438331;舉報郵箱:lzcgjy@126.com)并提醒家長,校外培訓的選擇應注重興趣、特長的需求,數量不宜過多,假期謹慎選擇校外培訓機構。如確實需要,須注意以下幾點:
看資質。機構是否證照齊全,是否持有《辦學許可證》和《營業(yè)執(zhí)照》(或《非企業(yè)法人登記證書》),是否將辦學證照及教師資質公示在顯著位置。
看收費。校外培訓機構收費標準應當在顯著位置公示。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或60課時(收費需同時滿足兩個標準)。若校外培訓機構以“打折”、“組團”、“促銷”、“優(yōu)惠”、“大課包”等噱頭對家長進行超過3個月或超過60個課時的課程銷售,家長可拒絕繳納并舉報,防止?jié)撛陲L險。
簽合同。家長在繳費前務必要求簽署培訓合同,認真、完整研讀所有合同條款,逐字逐句審閱確認。合同為教育部和國家市場監(jiān)管總局聯合印發(fā)的《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訂版)》,機構對內容不得進行刪減,對于顯失公平的格式條款、霸王條款,家長應及時質疑,拒絕簽訂。
要發(fā)票。簽訂合同后再付款,同時務必索要正規(guī)發(fā)票或收據。妥善保管好合同文本、票據等資料,發(fā)生糾紛時以作為維權憑據。
盯防疫。一定要主動關注機構防疫工作,如入校是否測溫,登記是否準確,消殺是否達標。如機構防疫不到位,家長可拒絕參加培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