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秋開學,蘭州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課后服務全覆蓋,即課后服務每周5天均要開展,結束時間與正常下班時間相銜接,原則上每天下午課后服務時間統一為小學兩課時、初中一課時。那么,各學校結合實際情況、辦學特色等實行的課后服務能提供哪些服務?
七里河區教育、發改、財政、人社8月30日聯合發布的《七里河區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實施方案》,本著“服務+減負”的理念,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課后服務采取“1+X”的模式,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課后服務分兩個時段進行,“1”為規定動作,即自主作業和面批面改,學科教師“走班指導”,落實“五項管理”小學生作業不出校門的“減負”要求,同時做好學有困難學生的個別化輔導工作;“X”為自選動作,即根據學生興趣特長,開展體育藝術類、勞動實踐類、科學創造類、心理輔導類、拓展閱讀類等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成長。各學校不得利用課后服務時間開展集體教學或補課,堅決杜絕以課后服務為由,變相加重學生課業負擔。服務場地,“1”為班級教室,“X”為學校的閱覽室、圖書角、實驗室、美術室、舞蹈室、計算機室等。充分盤活學校功能室用途,切實服務于學生全面發展,鼓勵有條件的學校拓展博物館、科技館、美術館、少年宮等校外實踐活動場所,豐富育人渠道。服務人員,“1”為學校教師群體,學校選拔品德良好、身體健康、認真負責的教師承擔課后服務工作。“X”為廣泛動員家長群體、退休教師、高校師生、能工巧匠、體育藝術科技工作者走進校園,志愿參與服務課程。鼓勵學校通過購買服務的形式,吸引關工委、科技館、少年宮等領域專長人員積極參與。鼓勵社區積極參與學校課后服務工作。構建家校、社會聯動,同向發力的課后延時服務課程體系。服務報酬,課后服務原則上每班配備一名教師,每六班配備一名管理人員(不足六班按六班計算),按照40-60元/課時標準發放補貼(此標準隨經濟發展狀況適時調整),外聘專業人員可按照不高于150元/課時標準發放補貼。
學校每周5天均開展課后服務,結束時間與本區正常下班時間相銜接,每天下午課后延時服務時間統一為小學兩課時,初中一課時,下午離校時間不晚于18:00。有需求的初中學校可探索開設晚自習,原則上不超過兩課時,離校時間不晚于20:30。學校可統籌安排教師實行“彈性上下班制”。由家長自愿提出書面申請,班級審核匯總,經學校批準后參與延時服務。課后延時服務結束后,有序組織學生放學。
蘭州華僑教育集團所屬學校每周5天均開展課后服務,小學每天2課時(1課時為40分鐘),初中每天保證1課時(1課時為45分鐘),下午離校時間不晚于18:00。開展晚自習的初中校區,結束時間不晚于20:30。服務內容包括指導學生認真完成作業,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補習輔導與答疑,對學有余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組織學生進行體育、藝術、科普、心理、勞動、閱讀、拓展訓練,社團及興趣小組等活動,充分利用集團的社區學校少年宮教育資源,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后服務主要由本校教師承擔,也會聘請退休教師,退休干部,學生家長,高校師生或具備資質的社會專業人員或志愿者提供服務。
蘭州市東郊學校課后服務由家長依照學校相關規定自愿提出書面申請,經班級審核、學校批準后參加。學校每天安排值周領導進行巡視,每個年級由包年級領導統一管理,讓每一個孩子都能真正享受到豐富多彩、形式多樣、寓教于樂的教育活動。課后服務內容主要組織學生進行體育、藝術、科普、心理、勞動、閱讀、拓展訓練、社團及興趣小組等活動;指導學生認真完成作業,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補習輔導與答疑,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學生17:50以后離校。
七里河小學開展的課后延時服務對象為自愿參加課后延時服務的所有學生,服務時間為周一至周五(寒暑假和法定節假日除外)下午放學后分兩課時進行。延時服務內容為指導學生認真完成作業,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補習輔導與答疑,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文體、藝術、勞動、閱讀、興趣小組及社團活動。每周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以課后作業輔導為主,任課教師在班主任的統籌協調下,面批、面輔、面改學生作業。每周星期二、星期四進行“七彩課程”社團活動,學生自愿參加豐富多彩的校級社團或年級社團。
暢家巷教育集團清華小學課后服務除了作業輔導外,還安排了音樂、美術、體育等,周一到周五課后服務至18:00,對接家長下班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