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錄取開始后,不少同學詢問:如果被錄取到自己不想去的大學,能申請退檔嗎?還能參加后續批次的錄取嗎?
那么,考生通常會因為哪些原因想要申請退檔呢?申請退檔到底行不行得通?小編整理了常見的退檔原因和相關問題的解答,一起來看看吧——
氣候問題:南方夏季炎熱且冬季無暖氣,北方冬季則過于寒冷。
專業因素:考生認為自己不適合某些專業,比如女生覺得不適合艱苦專業,男生認為不適合學護理,或者擔心工科學習難度太大。
學費情況:之前沒了解清楚專業收費,現在發現學費太高,家庭難以承擔。
離家遠:很多考生沒出過遠門,不太愿意去離家鄉太遠的城市讀書。
隨意填報:填報志愿時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并非真心打算去。
他人做主:家長或學長學姐幫忙填的志愿,自己反悔了,不愿意去。
服從調劑:為了提高錄取幾率選擇了服從調劑,但最終被分到的專業實在不感興趣。
學校混淆:有些高校名稱非常相似,考生不小心選錯了學校(比如把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誤認為電子科技大學)。
關于能否申請退檔,車車要明確告訴大家:不行。
根據多省市的高考招生政策規定,“填報志愿結束后,考生不得以任何理由放棄志愿”。同樣的,招生高校也無權批準考生以“自愿放棄志愿”為由退檔。也就是說,考生在網報志愿后既無法申請退檔,省級招辦和高校也無法辦理退檔。
如果被錄取卻不去大學報到,會有以下潛在影響:
影響專項計劃
可能記入誠信檔案
復讀可能遇限制:多數考生選擇不去報到是想復讀。這樣第二年仍然可以像應屆生一樣參加高考。但要注意,復讀生在某些高校或專業錄取上可能與應屆生待遇不同,存在限制。特別是軍校、保送生、部分醫學類本碩博連讀項目等,通常明確要求招收應屆畢業生。考生報考前務必通過高校招生章程了解清楚具體要求。
最后提醒各位考生,收到錄取通知書后是否要去報到,一定要深思熟慮、慎重選擇。如果對錄取專業不滿意,入學后可以了解學校的轉專業政策;如果對學校不太滿意,也可以通過大學四年的努力學習,在未來考研時爭取進入更好的平臺。
每份錄取通知書都是通向未來的一個起點。祝福所有考生前程似錦!愿我們的情誼不止三年,更期待未來有更多好友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