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結束,志愿填報再次成為"熱門生意"。從數百元的智能填報,到動輒上萬的一對一指導,服務質量參差不齊。
近日,一些行業亂象也引發了媒體關注。
高考志愿填報是人生最重要的決定之一,許多學生因為對大學專業及職業規劃缺乏了解,填報志愿時十分迷茫。
在百度上搜索熱門專業排行,通過知乎、B站上的相關話題“惡補”各行業的知識……
為了弄明白各專業的就業前景,給親戚朋友打電話咨詢。
有學生坦言:“高中這三年光顧著學習了,要是早點兒想想將來干什么,也不至于這么措手不及。”
咨詢機構趁勢興起
焦慮而迷茫的考生和家長轉而投向服務機構尋求幫助,志愿咨詢規劃市場的熱度也隨之“水漲船高”。既有志愿規劃師“一對一服務”,也有“AI志愿”助手一鍵搞定,可謂五花八門,有的甚至動輒收費上萬元。
調查發現,志愿填報不再只是瞄準高三學生,一些機構還推出面向高一學生的生涯規劃。然而,所謂的“高考志愿規劃師”或“生涯規劃師”培訓認證,卻充斥著不設門檻、花錢買證等諸多亂象。
智能填報 同樣分數錄取概率懸殊
在市面上,聲稱依托獨家算法及大數據的智能填報平臺日漸活躍起來。據調查,多個高考志愿填報App均可提供免費試用服務。選擇高考省份,填寫分數和所選科目后,系統會推薦適合“沖”“穩”“保”的院校,并標出錄取概率。不過,要想查看完整信息,需要支付數百元的費用開通VIP。
有人以估分620分為例,分別在四個平臺嘗試進行智能填報。從結果來看,有平臺給出6個“沖”、15個“穩”和9個“保”的志愿表。其中,北京××大學顯示錄取概率為18%,風險較高,被列入“沖”的選項。
同樣的分數,另一個平臺顯示可報515所大學。北京交通大學赫然出現在概率大于95%的“保”序列中。而在其他平臺里,可報學校共有158所,北京交通大學的錄取概率僅為1%,系統提示“機會較小”。
相比之下,某平臺給出的推薦學校多達1074所,僅“可保底”就有798所。更離譜的是,“適合我的大學中”,985學校居然有367所,而事實上,985學校總共也就39所。
定制服務 動輒上萬
短視頻平臺上,志愿填報定制服務陸續上線。直播間里,主播賣力推銷著2023年高考志愿填報專屬服務,“正常收費5999元,今天1999元,兩分鐘之后恢復原價。”
在部分線下機構,一對一志愿規劃服務收費更高。特級規劃師、資深規劃師、金牌規劃師、卓越規劃師、首席規劃師和研究院院長分別收費7900元、12900元、18900元、26900元、31900元和39900元。
生涯規劃 高一起步收費可達十萬
在一家生涯規劃機構,工作人員介紹,“我們這邊服務的學生有40%是高一高二的,60%是高三的,現在前者占的比重越來越高。”她提到,收費標準跟規劃師的行業經驗和個人能力有關。“一年的費用從兩三萬到四五萬不等。如果高二高三一起報,價格差不多在四萬到十萬之間。”
培訓認證 不設門檻學兩天拿雙證
收費昂貴的規劃師真的可靠嗎?調查發現,“高考志愿規劃師”及“生涯規劃師”的培訓認證,充斥著諸多亂象。
“高考志愿規劃師必將成為未來30年的黃金職業,人才缺口至少30萬人以上……”
一家志愿填報機構在線上平臺大量投放高考志愿規劃師的培訓報考廣告。工作人員稱,本次培訓不限專業及學歷。本批考取證書只需參加1門考試,題型全為選擇題,通過率高。證書終身有效,取證后可直接聘用成為咨詢師,免費入駐志愿填報平臺。按照工作人員的說法,只要參加完培訓,就可以搖身一變,成為填報專家。
在另一家機構,高考志愿填報師認證班更為“高效”。“每月都會有一期,對專業和學歷沒要求。”從工作人員發來的培訓安排來看,內容不僅包括新高考改革、高考志愿填報規則,還涉及咨詢服務全流程和溝通技巧。如此海量的信息,全部壓縮在短短兩天之內完成。“畢業含雙證,分別是高考志愿規劃師和生涯規劃師,原價6980元,特價只要4980元。”

教育部此前曾在官網發布預警,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社會上有機構或個人向考生和家長開展的“高價”志愿填報咨詢活動,存在政策解讀不精準、信息提供不準確、費用收取不規范甚至詐騙等問題。有關部門從未發放過“高考志愿規劃師”這類職業資格證書。一些所謂“志愿規劃師”都是臨時招募的社會人員,按照總部提供的“臺詞”給考生和家長輔導。家長購買這些機構的服務不僅花了冤枉錢,而且可能報錯志愿。
如何確定自己的報考意向,使自己能被理想的院校和專業錄取?這里有一份報考指南,希望能給您帶來幫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