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七省新高考改革方案落地,2021級高一新生迎來新高考。因此,高考君今天來為大家介紹的是合格性考試,關乎考生選科大事!
合格性考試覆蓋國家課程方案規定的除勞動和綜合實踐活動外的所有科目,包括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技術、通用技術、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合格性考試內容范圍為普通高中學科課程標準規定的必修內容。普通高中應屆生均須參加學業水平考試合格性考試,高中階段其他在校生和符合條件的社會人員也可報名參加。普通高中在校生通過其學籍所在學校辦理合格性考試的報名手續;高中階段其他在校生和符合條件的社會人員在戶籍所在地招生考試機構或指定的報名點辦理報名手續。合格性考試科目中的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技術、通用技術,全省統一組織命題、考試、閱卷,統一公布成績,合格性考試中的其他科目全省統一制定要求,各市制定實施方案,學校依據規定組織考試。全省統一組織的合格性考試成績以“合格”“不合格”呈現。1、合格性考試各科成績合格,是普通高中學生畢業及高中同等學力認定的主要依據。普通高中應屆生只有通過合格性考試,方可參加該科目的選擇性考試。2、合格性考試科目成績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同時也是普通高中學校課程管理和教學質量監測的重要參考依據。例如,小華高考“1+2”選科選擇的是物+化+地,那么小明的物理、化學、地理合格性考試要取得合格,才能在高考報名時選擇這三科。此外,參加少數重點大學的特殊類型招生,初審時會參考合格考成績。一是考試目的不同。合格性考試的目的是檢查全體高中學生是否達到了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規定的基本學業要求,可以稱為“強化基礎”;選擇性考試的目的則是在“強化基礎”的前提下,凸顯不同高中生在學業修習上的學科特長,可以稱為“突出個性”。二是考試科目不同。合格性考試覆蓋國家課程方案規定的所有學習科目。選擇性考試是學生根據自身興趣、志向、優勢和高等學校招生要求以及普通高中辦學條件,在物理、歷史2門科目中首選1門,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科目中再選2門,共計3門科目。三是考試范圍不同。合格性考試范圍為各學科課程標準確定的必修內容;選擇性考試范圍為各學科課程標準確定的必修和選擇性必修內容。四是成績呈現不同。合格性考試科目成績以“合格”和“不合格”呈現。選擇性考試中,首選科目成績以原始分呈現;再選科目成績以等級分呈現。選擇性考試成績當年有效。五是考試時間不同。合格性考試時間安排在高二第一學期末。成績不合格的應屆生可在高三第一學期(9月份)再參加一次合格性考試。選擇性考試自2024年起實施,每年組織1次,時間緊隨統一高考之后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