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家長:
大家好!隨著教師節的來臨,近期,我們發現有部分家長在所在班級群討論如何向老師表達心意。在此,請允許我代表學校全體教職員工表個態:你們的心意我們領了,我們絕不以任何形式收取家長的任何禮物。同時,也請允許我表達我這名從教31年的教育工作者的真切心聲——
為學莫重于尊師。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國家設立教師節,是為了進一步提高人民教師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逐步使教師的工作真正成為社會上最受人尊重、最值得羨慕的職業之一,形成尊師重教、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社會風氣。因此,每逢教師節,學生、家長以及社會向老師表示問候和感謝,無可厚非。但送禮就完全沒有必要了,因為:首先,它扭曲了師生關系、家校關系。赤裸裸的“表達”,對老師并不是尊重。老師的工作,很多時候是無法用量化來計算的,更無法用財物來衡量。你給老師送財物,好像是在給老師高貴的事業定價似的。另外,教育的公平性原則,也容不得你我破壞。其次,你讓老師為難,甚至觸雷。
因此,作為校長,同時也是一名語文教師,恭請各位家長絕不要給老師送禮。你說,那教師節老師怎么過節?請放心,學校會代表你,你的孩子會代表你把尊師之情充分表達。在今天的升旗儀式上,學校安排學生代表給30年以上教齡的老教師敬獻了鮮花,集團領導給2021屆高三全體教師頒發了紀念牌,你們的孩子用集體朗誦表達了對全體教師的贊美,我們用儀式感來表達對教師繁重工作的感謝。
當然,教師節當天,我和我的班子成員也會代表你給全體老師送去祝福。如果你的孩子一定要表達敬愛之心,正如一位教師建議的那樣,一段精心錄制的語音留言,一幅畫了好久精心配圖配詩的繪畫作品,一封充滿細節的信或隨筆,在合適的時間鞠躬或擁抱一下老師并送上祝福語……這些,都是孩子們對老師表達節日問候和感謝的最好的禮物。
如果你堅持要自己表達對老師的節日祝福和問候的話,那么我想告訴你,其實,對老師工作的理解和尊重是最好的禮物。一條簡潔得體的祝福短信,幾句描述孩子進步并致謝的話語,接送孩子時見到老師當面的言語賀謝……尤其是平日里,收到老師消息及時回復,讓老師放心;正確認識孩子犯的錯誤,配合老師教育引導孩子;鼓勵肯定老師的工作,不把責任都推到老師身上;積極參加家長會、家長培訓,做一個和孩子一起成長的父母……這些,都是對老師表達理解和尊重的最好形式。
借此機會,我還想和各位家長說說當前的“雙減”工作。“雙減”工作是黨中央、國務院站在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戰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事關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事關千家萬戶的幸福、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對于“雙減”,有很多的評論,不一一贅述。我想從大一點的方面說起。
20世紀80年代末之前,世界上各個國家課程標準是以內容標準為特點,課程教材都是以學科的知識體系為統領,關注的是知識的完整性、系統性和全面性。20世紀80年代末以后,逐步變成以素養能力標準為特點,課程教材以核心能力為統領。因此,我們國家也研制出臺了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稱之為“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并且具體化、細化,貫穿到各個學段、各個學科,最后體現在學生身上,來系統回答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問題。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以“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包括三大方面(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六大素養(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十八個要點(人文情懷、審美情趣、 理性思維、批判質疑、勇于探究、樂學善學、勤于反思、信息意識、珍愛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社會責任、國家認同、 國際理解、勞動意識、問題解決、技術運用、人文積淀)。
文化基礎,當以學校、教師為主。畢竟,教師理解所教學科的知識體系、基本思想與方法,掌握所教學科內容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與技能,了解所教學科與其它學科的聯系,掌握所教學科課程標準,掌握所教學科課程資源開發與校本課程開發的主要方法與策略,了解學生在學習具體學科內容時的認知特點,掌握針對具體學科內容進行教學和研究性學習的方法與策略,等等,具有專業性。
社會參與,當以家庭、家長為主。因為要讓學生走出學校、參與社會,學校有各方面的考量:時間、經費、資源、安全,等等。而家長可以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多帶孩子參與社會,比如進社區、進企業、參觀展覽等等。當然,社會也要敞開大門,讓家庭讓孩子享有更多的教育資源;學校也要在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國際理解等素養的培養方面起到引領作用。
自主發展,學校和家庭,教師和家長可以一起來促進。比如我們學校,一方面,實施體育和藝術1+N課程,讓每個學生在校期間有一到兩項體育和藝術的愛好,并得到專業的指導。另一方面,利用課后延時服務,柔性使用教育人才(教師、家長、機構、社會人士;民間藝人、街舞社團、職業學校師生),開出近百門素養課,對接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讓學生多一些觸碰的機會,嘗試的機會,多一些選擇的機會。同時,家庭、家長在學生選定的項目上,也要積極投入,促進其發展。
這個分工明確了,您就應該知道為什么要“雙減”,“雙減”該減去什么,同時又應該增加什么了。打個比方,剛剛過去的暑假,如果您的孩子要完成作業的話,那么,這個作業應該有類別:除了與學科學習任務有關的文化基礎作業外,還應該有自主發展作業、社會參與作業。而后兩項作業,暑期是最好的補缺。
當然,說到補缺,“雙減”之后,親情補缺是最大的必須,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師。在我看來,父母不僅是孩子的首任教師,還是孩子的首席教師。要做好這個“教師”,最長情的告白就是陪伴。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父母要珍惜孩子愿意讓你陪伴的這段時光,否則,今后你老了,他也許也不陪你。
家長在兩件事情上,要給孩子更多的陪伴。一是旅行,二是讀書,旅行是身體在路上,感受旅行中不同的風光;讀書是靈魂在路上,不斷從書中汲取營養。這樣的生活才有意義。
尊敬的各位家長,在新學年開學工作會議上,我和同事們說,每一個孩子的身后,都是一個家庭,乃至一個家族,我們沒有理由放棄任何一個孩子,我們不能讓任何一個孩子掉隊,掉了隊,一定要拉他一把;我們要讓每一個孩子都成功!我們要把我們的人生價值體現在引領孩子們的成長、助推孩子的成功上,我們要成為孩子一輩子遇到的最棒的老師,我們要和孩子們一起,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請您放心,“讓每一個孩子都成功”,這是我們的追求,也是我們的承諾。
讓我們家校合作,和你的孩子一起成長,共同進步!順祝工作愉快,闔家幸福!
袁衛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