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36所高校陸續發布強基計劃招生簡章,報名日期截止到4月底。
從2020年開始實施的強基計劃是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主要是為了選拔培養有志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
入圍考生主要分為兩類:高考成績優異的考生或相關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從各高校公布的招生簡章來看,今年強基計劃招生辦法在實施細節上有調整。
今年增加“考生確認”環節
在高考后出分前,各高校普遍增加“考生確認”環節。其中,清華大學明確,考生可以對所填報專業進行確認,并再次明確是否服從調劑。確認環節過后,將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專業修改申請。考生同時還需確認如可入圍,是否參加后續考核環節。
多所高校強基計劃入圍比例擴大
適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部分專業有調整
2021年,在聚焦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哲學等相關專業的同時,部分高校還適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根據各自學校的辦學特色,對強基計劃招生專業進行了調整:
新高考改革省份考生須比對選考科目要求
對于處于新高考改革省份的考生,要注意核對招生簡章中強基計劃專業對選考科目和相關選考條件的報考要求。同時,部分高校還依據專業需要,加強了對高考單科成績的考查權重。
考生只能報考一所高校的強基計劃
需要提醒考生的是,各高校發布的強基計劃招生簡章都明確不能兼報其他高校強基計劃。因此,考生要認真考慮適合自己的學校。此外,未被錄取的考生可正常參加后續各批次高考志愿錄取環節。
36所高校均設置本碩貫通培養模式
目前,36所試點高校均設置了本碩博銜接的人才培養方案,在攻讀碩士、博士學位方面優先支持強基計劃學生。
北京大學強基計劃實行“3+X”貫通式培養,在大三結束后就可以申請提前進入銜接研究生的學習階段。上海交通大學強基計劃本科生有機會直通博士培養。
為保證培養質量,多所高校還提出強基計劃將實施階段性考核和動態進出機制。中國人民大學、同濟大學、廈門大學都表示,將在不同階段對學生開展綜合考核,適時分流不適應強基計劃學習的學生,同時也將從校內補充選拔部分有意愿加入強基計劃培養且綜合素質優秀的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