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教育部網站發布的《教育部關于公布2025年高等職業教育??茖I設置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顯示,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備案并在教育部匯總的2025年擬招生專業點共67898個。《通知》顯示,2025年教育部共受理擬新設國家控制布點專業申請72個,經會同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審核,僅有4個專業點審核通過,68個專業點不同意設置。新設專業點通過率不足6%。
查閱往年教育部該通知發現,2024年的通過率約為42%(新設申請178個,通過75個),2023年約為47%(新設申請328個,通過153個),2022年約為51%(新設申請409個,通過209個)。顯然,高職新增專業點無論是新增數量還是通過率都在逐年下降,且今年通過率已經到了“斷崖式下跌”的地步。
銳減背后體現出了國家及高校對專業調整優化工作的高度重視。除了嚴控新增專業外,撤銷跟不上經濟社會發展、不符合校情特色的專業也是重要舉措。根據教育部全國職業院校專業設置管理與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公布的高職專業審核備案信息,我們分析了2025年高職院校撤銷或停招較多的前20位專業,看看這些“不合時宜”的專業都是哪些?
統計最近兩年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備案結果發現,市場營銷是2025年高職院校撤銷或停招數量最多的專業,共計撤銷或停招100個專業點。工商企業管理和商務英語專業位居第二和第三位,分別撤銷或停招了61個和52個專業點。

進入2025年高職撤銷/停招專業榜前十的專業還有建設工程管理(減少47個專業點)、學前教育(減少46個專業點)、建筑工程技術(減少38個專業點)、人力資源管理(減少30個專業點)、金融服務與管理(減少28個專業點)、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減少27個專業點)、建設工程監理(減少26個專業點)、應用英語(減少26個專業點)、工程造價(減少26個專業點)。
分析榜單可見,撤銷或停招較多的高職專業主要集中在市場營銷與商務、工程管理、教育、金融與管理等領域,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市場需求、技術進步、政策導向以及畢業生就業情況等多重因素連鎖反應的結果。
例如,市場營銷、工商企業管理、商務英語、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國際經濟與貿易等專業屬于市場營銷與商務領域,它們與商業活動緊密相關,但近年來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相關畢業生可能面臨更大的就業壓力,導致高職院校選擇撤銷或停招這些專業。建設工程管理、建筑工程技術、建設工程監理、工程造價、模具設計與制造等則屬于工程管理領域,與建筑行業息息相關。在建筑行業的轉型升級和智能化發展的大背景下,傳統工程管理和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可能已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從而引發這些專業的調整。
此外,學前教育、小學教育等教育領域專業撤銷或停招數量也較高。值得注意的是,麥可思近年來發布的《中國高職生就業報告》基于各專業畢業生的就業落實情況、薪資水平和就業滿意度,結合國家戰略和重點發展領域對人才的需求,以及高職專業布點的動態調整,綜合定位出了“紅黃綠牌”專業,其中,小學教育、英語教育、數學教育、語文教育等高職教育類專業多次被紅牌預警。
教育類高職專業的衰退或許與初級教育機構,包括幼兒園、小學等對教師學歷要求提升有關,根據教育部統計數據,2023年本科以上學歷小學專任教師占比78.02%,相比2021年(70.30%)增長近8個百分點,專科教師占比明顯較少。
師范高等??茖W校是學前教育與基礎教育師資培養的重要基地,然而近年來這類院校面臨雙重挑戰:一是新生兒數量下降導致學前教育需求減少;二是教育機構對從業者學歷要求提升,加劇了人才培養與就業市場的錯配。
《2024年中國高職生就業報告》顯示,學前教育專業在高職學前教育領域就業畢業生中占比高達76.8%。但值得注意的是,該專業畢業生進入學前教育行業的比例在五年間顯著下降,從2019屆的71.4%降至2023屆的61.2%。這一變化折射出學前教育師資市場正在經歷結構性轉變。
此外,上榜的金融服務與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富管理、金融科技應用等金融與管理領域的專業撤銷或停招,則可能受到金融行業變革、政策調整以及從業門檻提高等因素的影響。最后,計算機應用技術、助產、現代物流管理等技術與應用領域的專業雖然具有一定的市場需求,但也可能因技術進步、課程設置滯后而需要進行調整。
應該說,高職院校撤銷或停招這些專業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最終目的還是在于優化專業結構、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并更好地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主要參考文獻:
[1]教育部網站、全國職業院校專業設置管理與公共信息服務平臺.
[2]歷年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高職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