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同學認為,進入大學后,專業的選擇仿佛成為了人生道路上的一道重要分水嶺,挑選一個合適的專業顯得尤為關鍵。然而,也有不少人抱怨,大學里有些專業對于畢業后的職業發展助力有限,因此被學生們戲稱為“冷門”或“不太理想”的專業。
接下來,車車為大家盤點了被頻繁吐槽的“最難就業專業”TOP20,快來看看你的專業是否也“躺槍”了呢?
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作為管理學的一個細分領域,往往因管理學專業的共性而給人以偏重理論、略缺實踐的印象,給人一種“紙上談兵”的感覺。若學習不夠深入,學生所能真正掌握的知識與技能便會相當有限。
工商管理專業的畢業生,其就業路徑之一指向企事業單位的管理崗位。然而,現實往往是,很少有企業會讓初出茅廬的大學應屆生直接擔任管理層職務。
漢語言文學
漢語言文學專業常被視作一門“萬金油”專業,每年吸引著眾多考生報考,應屆畢業生數量也相當龐大。然而,正因為不少學生反映該專業“涉獵廣泛卻難以精通”,導致該領域長期處于人才過剩的狀態,就業競爭異常激烈。對于那些能力不是特別突出的同學來說,往往只能尋求普通的文職崗位,或是通過考事業單位、部分學校等途徑來尋求發展。
信息資源管理
這就是原來的圖書館學和檔案學專業,由于招生情況不甚理想,就換了個名字。然而,畢業生大多只能進入圖書館工作,雖然工作較為清閑,但發展前景相對有限。
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的快速發展與網購的興起密不可分。不過,也有同學反映,該專業的課程內容偏理論,實踐環節相對較少。因此,即便是順利畢業,許多同學也往往需要從公司的基層崗位開始做起。
電子商務
在我們的傳統觀念里,電子商務專業一直炙手可熱,堪稱市場上的明星專業。尤其是隨著淘寶等網購平臺的蓬勃興起,電子商務更是一度成為“搶手貨”,讓人誤以為只要學了電子商務,畢業后就能輕松進入互聯網公司,享受高薪待遇,或是開個網店就能月入百萬。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由于這個專業曾經歷過大幅擴招,師資力量難免參差不齊,教學內容偏重理論而缺乏實踐。對于那些不主動學習的同學來說,很可能只是淺嘗輒止,難以掌握真才實學,自然也無法輕松“躺平”。
音樂表演/戲劇表演
有同學表示,這是一門就業率相對較低的專業,每年藝術學院都有大批該專業的學生畢業,但總體就業率并不理想。
一部分同學會選擇進入劇團或學校工作,還有人會選擇成為私教老師,薪資水平各不相同。當然,也有少數同學執著地追求著明星夢,不過,這些演藝工作者往往難以獲得正式的勞動合同保障。
生物工程
這個專業聽起來也很高大上,但在就業前景上卻不盡如人意。
由于國內缺乏頂尖的生物科技公司,而出國留學的高昂費用又非普通家庭所能輕易承擔,因此,許多選擇該專業的同學在畢業后可能不得不轉行。從這個角度看,將其稱為“不太理想”的專業,倒也在情理之中。
人力資源
人力資源專業是許多女生的首選,但在此提及并非因為該專業本身不佳,而是當前社會的就業形勢頗為嚴峻。要知道,企業對于HR的需求是有限的,而人力資源專業的畢業生數量卻遠超過市場需求,這可能導致部分同學難以迅速找到對口的工作,最終無奈選擇轉行。
市場營銷
有同學認為,市場營銷專業的實用性似乎并不那么突出。由于部分課程內容偏向理論,從就業角度看,如果要求不高,找到一份工作積累經驗并不難,因為各行各業對市場營銷人才的需求仍在持續增長。
然而,很多同學沒有意識到的是,需求量大的背后往往伴隨著高流動性。
市場營銷專業的畢業生選擇銷售崗位后,可能會面臨以業績為唯一標準的挑戰。招聘時承諾的高薪,實則建立在優異的業績之上。只有完成任務,才能獲得理想的薪水,否則可能會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環境工程
環境工程這個專業聽起來非常高大上,但有同學反映其畢業后的就業方向相對有限。
即便有些同學是懷揣著改善我國環境的夢想而選擇就讀的,但畢業后往往會發現,國內與該專業對口的就業機會相較于其他專業來說更為稀缺。相對理想的選擇是報考環保局,但競爭激烈,錄取率并不高。
土木工程
很長一段時間,得益于房地產行業的蓬勃發展,該專業憑借高就業率和優厚薪資,成為了眾人眼中的熱門之選。
然而,近年來其勢頭似乎有所減弱,熱度不斷下降,報考人數也隨之減少。這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甲方就業市場競爭激烈,學歷門檻較高,普通本科畢業生難以占據優勢;乙方工作環境艱苦,常常需要在工地生活,且項目多位于郊區或偏遠地帶,還需忍受惡劣天氣;工作強度大,壓力大,一些項目往往需要加班加點才能完成。
酒店管理
酒店管理相關專業極為重視技能培訓,學生在學習期間會經歷酒店、賓館的餐飲、客房等多個方面的頂崗實習實訓,以獲得全面的技能提升。
然而,這個專業之所以“坑”,是因為多數本科層次培養的酒店管理人才難以達到國際水準。因此,畢業生既難以進入大型酒店或旅游相關企業,又不愿屈就于普通酒店崗位。
法學
司法考試被譽為中國最難的考試之一,并非每個法學學子都能如愿成為像何以琛那樣的精英律師。
從社會需求來看,真正能投身法律行業的專業人才,相較于每年法律專業的龐大畢業生群體,可謂是鳳毛麟角。本科生因缺乏經驗,往往面臨就業單位少的困境,而與法律相關的工作單位則更傾向于招聘高學歷的研究生。制約法學專業同學就業的關鍵,在于國家司法考試的極低通過率。
法學專業的學子們,在大學四年里需要通讀中國現行的所有法律,那些法律書籍每一本都厚重如山,背書包上課時仿佛攜帶了一塊塊磚頭。
哲學
哲學雖是一門富有深度的冷門學科,能引領我們探索自我與人生的奧秘,但若僅將其作為興趣所在,或許更適合作為學習之余的精神滋養。
畢竟,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商業氣息的社會,哲學的就業領域相對狹窄。并非現代人缺乏成為馬克思那樣偉人的潛力,而是時代環境已大不相同。
計算機技術與科學
曾經紅極一時的計算機類專業,因報考人數激增,如今市場已趨于飽和。昔日炙手可熱的計算機專業大學生,在各大招聘會上突然變得門庭冷落,不少原本學習計算機的人選擇轉行,另尋出路。
那么,計算機專業人才是真的過剩了嗎?畢業生是“找不到工作”還是“找不到好工作”?這都與當前國內就業市場的現狀息息相關。實際上,計算機人才依然供不應求,但這里的“人才”并非指普通的程序員,而是架構師、分析師、項目運營師等高端崗位。
數學與應用數學
這個專業號稱計算機與數學合一,還能去搞經濟。然而,本科階段的學習重心主要還是數學。不少該專業的畢業生反映,就業前景并不明朗,主要原因是本科生所能涉足的應用數學領域相對狹窄。
為了提升就業競爭力,許多人會在本科期間自學計算機知識,或是努力考研轉向計算機專業,但這通常對有實力的人來說更為可行。數學學習極為費腦,若缺乏對數學研究的熱情,選擇這個專業或許并非明智之舉。
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專業在前些年確實風光無限,尤其是在中國旅游業蓬勃發展的時期。該專業的畢業生原本有很多機會進入旅游相關部門或企業工作,就業前景看似廣闊。
然而,進入事業單位編制門檻高,旅游公司招聘也不限于本專業。加之近年來受特殊因素影響,旅游業遭受重創,導致近幾年畢業的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就業形勢較為嚴峻。
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專業的學生在大學期間會廣泛涉獵管理學、行政學以及政治學等多個領域的知識。
然而,正因為這個專業的學習內容過于繁雜,涉及面太廣,往往使得學生在各個方面都難以達到精通的程度,這也給他們的就業帶來了一定的挑戰。
英語
英語專業,表面上看似乎就業前景廣闊,實則不然。它作為一門工具性學科,其核心價值在于應用于各行各業。
由于如今的大學生普遍掌握英語,這使得英語專業的學生在求職時面臨著來自其他專業精通英語者的競爭。更重要的是,許多企業更傾向于招聘既懂專業領域知識又擅長英語的人才,而非純粹的英語專業畢業生。
生態學
生態學專業作為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融合了多門學科的知識精髓。
然而,這樣的新興專業為何在就業上會遇到挑戰呢?原因在于,本科畢業生往往難以達到該領域的高水平要求,而社會又極度渴求高精尖的生態學人才。因此,盡管生態學前景廣闊,但在本科階段,它并不那么受歡迎,部分畢業生甚至可能遭遇就業難題。
誠然,大學專業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指引我們未來的職業方向。但不可否認的是,許多畢業生在工作中發現,專業選擇并不總是決定職業生涯的唯一因素。實際上,跨專業從事工作的人比比皆是,職業生涯的最終走向往往受多種因素影響。
有些同學看似選擇了熱門專業,但最終就業發展的情況卻并不盡人意;而有些同學看似選擇了冷門專業,卻可以在該領域專注深耕,最終闖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