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擇校選專業時,經常會看到一些學長學姐們的“勸退”專業,其中呼聲最高的,是生化環材這四大專業,被網友戲稱為“四大天坑”,這四大專業到底“坑”在哪里,是否需要“排雷”?跟著甘小教一起來看!
生物:生物技術、生物科學、生物工程、應用生物科學、生物制藥、生物生態;
化學:化學、應用化學、化工工藝、制藥工程、化學生物學;
材料:材料物理、材料化學、包裝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
環境:環境科學、環境工程、資源環境科學。
生物
生物科學(也被稱為生命科學)是自然科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從本質上說,生物科學是研究生命現象,揭示生命活動規律和生命本質的科學。生物科學與我們人類的生活密切相關,關乎我們自身,還關乎植物、動物、環境乃至整個世界。
但是,生物工程學科的專業性是很強的。生物工程專業本科畢業生直接從事科研方面的工作可能性不大,這確實是一個問題。本科生如果要直接就業,選擇面確實是比較窄,大多選擇和生物相關的行業,比如醫藥、食品、環保等部門,而且薪酬并不高。
如果想學生物類專業的話,建議盡量讀研。
化學
化學專業屬于理學類,按照大學本科的專業設置,化學類包含化學、應用化學、化學生物學、分子科學與工程,共4個專業。化學專業培養具備化學的基礎知識、理論和技能,在化學及與化學相關的領域從事科研、教學以及相關管理工作的專業人才。但其實化學專業更多的還是從事化學方面的理論研究,主要包括原子,分子及其結構,化學鍵,化學反應條件等內容。
畢業生可在化學化工相關領域從事產品研發、生產、分析測試、工藝和設備設計、技術管理和市場營銷等工作;也可在科研院所、大中專院校的實驗室或學校從事化學方面的科研或教學工作。從畢業去向看,有50%的學生考取國內外知名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其余學生擇業于大、中型國有、民營或外資企業。
環境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屬于工學。它包含環境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環境生態工程、環保設備工程、資源環境科學、水質科學與技術等專業等7個專業。
畢業生具體可進入的單位包括政府機構相關職能部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行業內相關企業和公司,從事與資源環境相關的政策研究、科研和教學、技術研發、工程管理、環境監測與影響評價、污染治理及廢棄物處理等工作。如: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污染治理(水、大氣、固體廢棄物等)處理工程師、環保產業項目咨詢、生態環境規劃與設計、低碳農業研究等。
材料
材料科學與工程是一個涉及材料學、工程學和化學等方面的較寬口徑專業。該專業以材料學、化學、物理學為基礎,主要研究的是材料成分、結構、加工工藝與其性能和應用。事實上,人類文明發展史,就是一部如何更好地利用材料和創造材料的歷史,材料的不斷創新和發展,也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學生畢業后可以到材料及高分子復合材料成型加工、高分子合成、化學纖維、新型建筑裝飾材料、現代噴涂與包裝材料、陶瓷、水泥、家用電器、電子電氣、汽車廠、鋼鐵企業、石油化工、制造企業、航天航空等企業從事設計、新產品開發、生產管理、市場經營及貿易部門工作,也可以到高等學校、科研單位從事科學研究與教學工作,還可以到政府部門從事行政管理、質量監督等工作。
1、工科類專業,學習難度大;
2、和其他專業相比薪資低;
3、成功成本高,工作環境艱苦;
4、就業面小,沒有那么多崗位需求,可能畢業即失業。
5、這些專業要想找到好工作,大多需要讀研深造,但每年考研人數那么多,想考上研并不容易。所以即使是985、211高校的本科畢業生,如果不讀研不做銷售不跨專業就業的話,也并不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產業的蓬勃發展,生化環材專業的某些方向開始嶄露頭角。無論是材料科學的創新應用,還是生物技術的突破進展,都與新能源產業緊密相連。這些專業的學生通過考研深造,不僅提升了自身的專業素養,也獲得了更多進入新能源領域的機會。
總而言之,生化環材勸退學之所以沒落,并非因為這些專業本身失去了價值,而是因為時代的變化和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360行,行行出狀元,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決定了在一個領域深耕下去,并且在這塊比較擅長的話,一樣能取得不錯的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