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考生擠進二本和大專:“求寬”還是“求穩”?
來源: 甘肅微教育
瀏覽量: 18220
近日,部分高考高分學子選擇進入專科和職業技術院校就讀的消息屢屢登上新聞頭條,包括《北青深一度》欄目官方微博最新報道中的張曉,以僅比浙江大學投檔線低九分的655高分報考浙江警官職業學院,一所專科層次的高等職業院校。(8月7日 《北青深一度》)高考畢業生群體,其目標院校往往是“985”“211”“雙一流”類型學校,自綜合實力最雄厚、專業排名最高開始從一流本科院校往下報考,并且以綜合類院校為主,這也是多年以來的主流方向。這樣的報考思路可以被稱作“求寬”。盡管上大學之后有所學專業的限制,但文理工等各科不分家,大部分知識是需要相互學習、融會貫通的,未來考研、考博、進入社會找工作的時可選擇的職業道路也會更加靈活和寬泛。當下的一部分高考畢業生,甚至是高分的佼佼者將目光投向專科院校、職業技術學校,與傳統報考方向大相徑庭,甚至是背道而馳。有人發出疑問,“寒窗苦讀十幾年,最后卻只為上大專嗎?”這樣的報考思路看似“走窄了”,換個角度看其實是“求穩”。比如報考技校中的機械制造專業、計算機應用專業等,專攻某一方面進行學習和深入研究,能夠大幅提升動手實踐能力、掌握工作中的實用技能,未來就業就能擁有較強的競爭力;而鐵路、警察等領域的院校,學生在讀完大學之后是可以直接進入單位工作的,免去了就業壓力下的苦苦競爭環節,未來的工作之路更加穩定有保障。社會人口數量龐大,科技處在日新月異的發展之中,越來越多的職業正在被人工智能所介入甚至替代,許多崗位已經達到了飽和的程度。就業也好,創業也好,上學的目標,首先是通過學歷這塊“敲門磚”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領域,以保證生存、生活;“求寬”和“求穩”其實就是對當下巨大就業競爭壓力的兩種可行對策。作為蕓蕓眾生的普通人,既然我們無力改變大環境,那么只能通過改變自我、提升自身能力去適應環境。“求寬”之路固然是主流大眾所向,但“求穩”又未嘗不能是一種新的選擇和適應方式?關于高考這個人生重大節點之后的分岔路,我們仍舊擁有更多的思考和選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