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多考生來說,如果沒有辦法考進名牌大學,那選一個就業前景好的專業也是不錯的選擇,但是當下選專業的時候會碰到一些有意思的現象,比如:冷門專業有時候并不是紅牌專業,而熱門專業又不全是綠牌專業,這是為什么?我們又該如何選專業呢?
紅牌/綠牌專業是什么?
紅牌專業
指的是失業量較大,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低的專業,為高失業風險型專業。
綠牌專業
指的是失業量較小,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高的專業,為需求增長型專業。
本科紅牌專業

在近五年被列為本科紅牌專業次數最多的是繪畫、法學、應用心理學(均為5次),其后是音樂表演(4次)。
進一步看這些專業所屬學科門類或專業大類,本科藝術類、高職教育與體育大類專業占比較高,需加以重點關注。
法學
中等考生不建議選該專業,法學專業就讀人數非常多,基本所有的綜合類院校都開設了相關專業,但是普通院校的法學專業,相比名校法學專業的學生沒有多少競爭優勢。
在近五年本科紅牌專業中,法學專業已經連續5年上榜,原因很扎心,競爭大,學習難度也大,司法考試比省考還難,一般需要考研才會找到好的出路。
但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法學是紅牌專業,但并不意味著該專業沒有發展前景。事實上,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法學專業的需求也在逐漸增加。同時,對于想要從事法律行業的同學來說,通過法考并積累一定實踐經驗后,律師這個職業的上線完全把握在你手里,因此法學專業的就業前景還是非常廣闊的。
繪畫
說到繪畫,順帶可以提一提同是紅牌專業的音樂表演,因為同屬藝術類。
我國現在參加藝考的人數已經突破100萬人,越來越多的學生都希望通過藝考進入大學。為了擴大學校的規模,不管將來的就業如何,許多學校就開設各種藝術類的專業。被被教育部點名的繪畫以及音樂表演專業,就是典型的代表。
這兩個專業本身比較冷門,每年卻招收大量的學生,導致市場飽和,如果家里沒有背景,就很難找到工作。而且藝術類的專業本身就很燒錢,如果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很多家長都會看到心寒。
應用心理學
應用心理學被列為紅牌專業的原因其實跟法學類似,本質上還是“僧多粥少”。而且該專業也是考研跨考之光,導致很多本科不是應用心理學專業的學生也會往這個專業擠。
令人難過的是,該專業對口率較低:僅有6.5%的應用心理學專業畢業生能夠從事與專業直接相關的工作,超過70%的畢業生則從事人力資源、助理和行政等職位。
此外,對崗位不滿意也是重要原因。網絡查詢結果顯示:2022屆心理學類專業本科畢業生的平均月收入僅為5169元,低于全國本科畢業生平均收入。低薪水水平使得畢業生在就業和生活方面都面臨著一定的壓力,進一步導致就業滿意度較低。
總的來說,文科或藝術類專業確實容易被“發紅牌”,因此這幾年,一些容易考公的專業投檔分越來越高。
本科綠牌專業

被列為綠牌高職專業次數最多的是道路橋梁工程技術、發電廠及電力系統、社會體育、鐵道工程技術、鐵道機車(均為4次),這些專業多與軌道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有關。相關產業的穩定發展為畢業生帶來了相對更多的就業機會,讓其就業優勢顯現。
要想填報到綠牌專業,考生和家長不僅要關注國家層面的政策,更要關注各省各校新增的專業、新建的學院等信息,然后再做一個綜合考量。
高職紅牌專業

高職近5年被列為高職紅牌專業次數最多的是法律事務、語文教育(均為5次),其后是小學教育、英語教育(4次)。
占據榜單大頭的都是教育類的專業,一方面是因為技能要求高,該類專業要求學生具備較高的教育教學理論素養和扎實的學科專業知識,同時還需要掌握教育技術手段和教學方法。然而相比本科生甚至碩博來說,許多學生難以達到這些要求,導致就業毫無競爭力。
其次,行業需求變化。隨著社會的變化和科技的發展,教育行業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一些傳統的教育方式正在被新的教學方式所取代,例如在線教育、混合式教學等。這使得一些傳統的教育類專業面臨著就業困難的問題。
在新時代,“變”才是唯一永恒不變的。要想領先別人一步,就要提前打破信息差,不要等到填志愿的前一天才匆匆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