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國內高校,大家一個想到的就是清北華五人。而在國內有幾所神秘大學,雖然名氣沒有清華北大這么響亮,卻還比不少名校都難考,考上了甚至可以直接隸屬國家機關。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其中難度堪比“清北”的7所,看看你知道幾個。
國防科技大學
國防科大的前身是1953年在哈爾濱創建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即著名的“哈軍工”,是直屬中央軍委領導的軍隊綜合性大學,也一直是國家和軍隊重點建設的院校。是目前我國最好的軍校之一,211、985、雙一流,號稱“軍中清華”。
國防科技大學最著名,最具有特色的專業就是計算機專業。學校是國防科技自主創新高地,承擔著從事先進武器裝備和國防關鍵技術研究的重要任務,形成面向尖端、獨具特色的國防科技自主創新體系。
中國超算計算機“天河二號”就是就國防科大研制,除此之外還有“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關鍵技術、“天拓”系列微納衛星、激光陀螺、超精加工、磁浮列車等一大批自主創新成果。在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中,有4個A+,3個A和1個A-。
除了實力雄厚之外,國防科技大學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特別難考,因為是軍校體檢會更為嚴格,同時還要進行政審,從綜合要求來看,報考難度不低于清北。
從學校畢業后,本科一般授予中尉軍銜,定副連職或技術十三級干部;獲得碩士學位的,授予上尉軍銜,定正連職或專業技術十二級干部;獲得博士學位的,授予少校軍銜,定副營職或專業技術十一級干部。考入國防科大,意味著經過的軍隊道路“一馬平川”。是想當將軍的最佳路徑。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
中科大是招收尚未完成常規中學教育,但是成績特別優異的青少年接受大學教育,其實就是學習天賦很高的學生,我們所謂的“天才型”。
正如它的名字一樣,只有具有天生才能的人,或者說是擁有一定天賦,在某一領域做出過或者未來將作出卓越貢獻的人,才能進入大學里的少年班。
中科大少年班的確培養出不少人才,例如最近風頭正勁的科研大牛——曹原,哈佛大學最年輕的華人教授——尹希等人。
進入少年班的學生,是具有某種特殊的學習天賦的, 不然也不可能這么小就提前進入大學,普通人十年寒窗苦讀,他們三、五年就可完成。
有一段大學生之間流傳的順口溜“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中科大近些年穩定的實力增長,已經逐漸追上清北的腳步。它是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全國重點大學,雖然學科的設置不像國內其他名牌大學那樣齊全,但論及科研力量,中國科技大學絕對是國內高校中的佼佼者。少年班更是培養科研人才的搖籃。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學科設置覆蓋理學、工學、管理學、人文科學等學科,其中理工類學科最具盛名,建有數學、物理學、力學、生命科學與技術等四個國家人才培養基地。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中,中科大在物理、化學、天文學、地球物理學等7個學科中獲得A+,理工實力有目共睹。而且,進入少年班學習的人大部分都保研深造,研究生畢業后進入國家科研機構或者高精尖科研企業的比比皆是。
中國科學院大學
中國科學院大學是國家教育部正式批準成立的一所以研究生教育為主的科教融合、獨具特色的高等學校。是我國科學技術最高的學府。號稱中科院院士全國大學人數最多。
國科大的前身是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是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創辦的新中國第一所研究生院,培養了中國的第一個理學博士、第一個工學博士、第一個女博士、第一個雙學位博士。
外交學院
外交學院外交學院是以服務中國外交事業為宗旨,培養一流外交外事人才的小規模、高層次、特色鮮明的外交部唯一直屬高校。是財政部6所“小規模試點高校“之一,是全國首先設立外交學本科專業的高校。被譽為“中國外交官的搖籃”。
2017年外交學院成功躋身全國95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建校60年來,外交學院本著服務中國外交大局和外交一線的方針,為國家培養了兩萬余名優秀的畢業生,其中近500人擔任駐外大使,為新中國外交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據說“世界上凡是有五星紅旗升起的地方,就有外交學院的畢業生”。之前火爆全網的外交部美女翻譯官張京,就是外交學院的畢業生。張京中學期間學期成績就相當出色,即便是沖擊清華北大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張京有著自己明確的發展規劃,她的目標很清晰,想要當一名外交官,所以最終就沒有選擇清華北大,而是保送了外交學院。
外交學院也是少數幾所雖然是雙非院校,但錄取分卻超過很多985的高校之一。
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工程大學
地處中國西安,是中國唯一一所培養戰略導彈部隊指揮技術人才的高等軍事院校 ,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重點院校,是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首批博士、碩士、學士授予權單位之一,被譽為中國戰略導彈部隊軍官的搖籃。
在校學員學習期滿,經考核合格,發給畢業證書,提拔為現役軍官。本科畢業生按照國家學位條例和學校相關規定授予相應學位,畢業后定副連職,授予中尉軍銜;應屆碩士研究生畢業后定正連職,授予上尉軍銜,定職定級、首次授銜時間均從畢業當年算起。
西湖大學創新班
西湖大學是一所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的非營利性新型研究型大學,于2018年2月14日獲教育部批準設立,學校按照“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的辦學定位,致力于集聚一流師資、打造一流學科、培育一流人才、產出一流成果,力爭經過10-15年的發展,主要學科的實力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在基礎科學研究、技術原始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方面作出具有重大影響力的貢獻,成為一所設置合理、定位清晰、發展潛力強勁、社會聲譽好的新型國際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辦學定位:
1.高起點:頂尖科學家領銜,以博士研究生培養為起點。
2.小而精:堅持發展有限學科,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3.研究型:聚焦基礎前沿科學研究,致力尖端科技突破,注重學科交叉融合。
西湖大學于2022年開展“西湖大學創新班”本科招生試點。
西湖大學創新班2022年首度招收本科生,獨特的培養模式,入學方面高二可參加高考,通過校考直降特招一本線,升學方面施行本碩博貫通培養。
雖然西湖大學官方的介紹上只是簡單介紹說“西湖大學是一所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的新型高等學校,前身為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但是浙考圈查詢了《浙江省高等教育十四五發展規劃》的文件,文件中明確指出要:支持浙江大學打造世界一流大學,支持西湖大學開展新型省部共建,建設世界一流新型研究型大學。該學校不在北京招生。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簡稱中國社科大 ),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為基礎,整合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本科教育及部分研究生教育資源而組建,培養又紅又專、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和建設者,努力建設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一流文科大學。
中國社科大隸屬于中國社會科學院,聘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研究員、副研究員、學科帶頭人,及國內外知名教授、國家長江學者、國家級教學名師、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國內外知名學科帶頭人和領軍人才,組建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師資隊伍,為本科生的教學培養提供有力支撐。
特色培養方式包括“師徒制”指導模式,設立本科生學業導師,每位導師指導2-5名學生;“本-碩-博”一體化培養,在某些基礎學科和重點學科開展連續培養試點;國際聯合培養,赴海外繼續攻讀學位;教學與科研結合,鼓勵本科生參與學校和導師的科研活動等。
這七所好大學,你最想去哪所?





